管理體系: ISO9000 | ISO9001 | IATF16949 | ISO14000 | ISO14001 | ISO13485 | ISO22000 | SA8000 | OHSAS18000 | QC080000 | AS9100 | ISO27000 | TL9000 | ISO17025
浙江地區: 金華 | 臺州 湖北地區: 武漢 江西地區: 南昌 | 吉安 福建地區: 福州 | 廈門 | 泉州 廣東地區: 深圳 | 佛山
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方法——管理和監督上有缺陷也是導致事故的重要因素(4)
有些事故(問題)發生在下面,根源卻在上面。管理和監督上存在的缺陷往往也會導致物質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發生,雖然不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有時卻是導致事故的本質因素。
管理和監督上的缺陷主要表現有:
1.在產品開發或項目設計時,未貫徹安全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運行”的“三同時”原則,忽略了相關安全標準、規程、措施的貫徹落實,在項目設計上、工藝規程上、設備制作安裝上留有缺陷或使用的材料有問題,造成了物的不安全因素。
2.安全管理不科學,同時計劃、同時布置、同時檢查、同時總結、同時評比的“五同時”制度不落實;安全管理組織不健全,監督檢查不到位;責任制不落實或不明確,干好干壞一個樣,無獎罰措施或獎罰措施不落實不兌現;領導者有官僚主義作風,辦事不合法也不合理,片面武斷,隨心所欲,指揮不當,不符合安全規范。
3.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出了事故抓一抓,上級檢查抓一抓,平時無人負責和過問。安全措施不切實可行,安全生產方針不認真貫徹,只抓生產不抓安全,重生產效益輕安全管理。
4.思想工作欠缺,宣傳教育很少,職工安全意識淡薄,安技素質低下,思想上不重視,行動上缺乏自律,勞動紀律松弛,不遵守安全規程。
5.忽略防護措施的落實,機器設備無防護保險裝置,安全信號、儀器儀表失靈,通風照明不符合要求,安全工具不齊備,工況條件很差,存在的隱患沒有及時消除。
6.分配工人工作缺乏適當程序,進廠隨便,上班自由,上崗不教育,轉崗不培訓,擅自調班調工種,分工不合理,用人不恰當。
7.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不足或不切合實際,新工人進廠的三級安全教育、老工人轉崗的崗位知識教育、特殊工種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制度不落實,“拉來黃牛當馬騎”,不開展或很少開展適合企業需要的安技教育與培訓,造成職工安技素質低下。
8.安全規程、條例,勞動保護法規、制度實施不力,或沒有制訂規章制度,無法可依,或規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實,有法不依。
9.對事故報告不及時,或瞞報、虛報,或調查處理不當,法制觀念不強,執法不嚴,敷衍了事,對事故處理未實行“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和職工群眾不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事故責任人不受到處理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發生事故后能瞞則瞞,不能瞞則避重就輕。
發生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方法——預防事故主要方法(5)
1.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以法人為首落實到班組的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形成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全過程、全方位、全員的安全生產責任保證體系;各級實行主管領導負責制,將安全生產管理的職責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崗位每一個人,使人人都曉得本崗位、本職的安全生產工作,在其位謀其職,筑成牢固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安全生產管理網,按級負責全員管理,并根據業績與經濟掛鉤,獎罰分明,把安管責任真正落到實處。
2.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在項目設計、產品開發時,在新建、改建、擴建、技改時,在安排生產計劃時,安全設施必須“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運行”。消除因先天不足給后天帶來的不安全因素,保障系統運行安全可靠,萬無一失。
3.按行業、工種的需要配備配全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如危險化學品生產崗位操作工的工作服、安全帽、護目鏡、防塵防毒口罩、防毒面具、膠皮手套、耐酸靴等;機修電焊工的腳蓋、口罩、焊工用工作服、帶有特別濾光鏡片的面罩、絕緣手套、絕緣鞋、安全帽和安全帶(繩)等勞動防護用品,一定要按規定配備,并按要求穿戴,不可不配也不可配而不戴。
4.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安全規程。根據國家法規和行業規定,制訂科學的、全面的、規范化的《安全操作規程》及《規章制度》,并認真貫徹實施,不要掛在墻上、放在抽屜里當擺設;挑選懂法律規章,懂安全技術與管理,責任性和安全意識強,辦事公正公平會做群眾工作的人擔任“安全監督員”,及時檢查消除隱患,嚴肅處理“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現象,不留情面,做到人人遵章個個按規作業。
5.做好個人防護。除上崗前一定要按規定要求穿戴全勞動防護用品外,還要注意個人衛生,學會自我保護,如不留長指甲蓄長發,不吸煙不飲酒,不在崗位上吃零食,作業完后洗澡沐浴,勤換勤洗衣服;搞好現場管理和環境衛生,發生“跑、冒、滴、漏”及時正確處理。
6.物料擺放安全有序。化工生產危險物料多,特性各異,應按產品、按規格、按包裝、按特性分類隔離堆放,明碼標識,切不可雜亂放置。要控制光照熱源,做好防倒、防雨、防曬、防雷、防火、防腐工作,配足相適應的消防器材和應急器具,以備急時好用。實行專庫儲存、專人保管、專帳登記、專人監督檢查。劇毒物品還要嚴格執行“雙本帳、雙把鎖、雙人保管、雙人發貨、雙人領用”的“五雙”管理制度。危險物品儲存處要設立醒目的安全警告標志和“安全周知卡”,提高警惕,加強防范。
7.試驗成熟,工藝到位。新項目上馬、新設備運行、新產品試制一定要經小試、中試成熟后,制訂好規范的、完善的工藝標準和操作規程,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再組織生產,不能為了早出成果,倉促上馬,冒險作業。
8.實行安全與生產“五同時”。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要堅持一手抓生產,一手抓安全,擺正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把安全生產列入議事日程,做到安全與生產“同時計劃、同時布置、同時檢查、同時總結、同時評比”。
9.培訓教育要到位。根據需要,制訂年、月度的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術的培訓教育計劃,用“送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開展經常化、制度化、專業化、系統化的培訓和教育。新職工進廠的“三級安全教育”,老職工轉崗的“轉崗教育”,特殊工種經資質部門培訓合格的持證上崗率。必須達到100%。平時的班前會、班后會及其他會議教育,節假日前后、氣候變化的提醒教育,發生事故或隱患的安全教育,同類企業重大事故的警示教育,科研院校,資質部門的提高教育要經常搞,以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技素質,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
10.安全裝置齊全,應急器具和消防設備完善。安全裝置是保障安全生產和人、財、物安全的必需裝置,應急器具是發生突發性事故時必須使用的器具,消防器具則是化工企業一旦發生物理性或化學性燃燒火災時,最有效的搶救工具,不能缺也不能失靈,平時要專人保管,經常檢查,時刻保持完整好用。
11.用人得當,人盡其才。要熟悉了解各人的秉性愛好,用人之長避人之短;做思想工作要心平氣和,對癥下藥,為避“家長式”粗暴型的訓斥,造成反感抵觸情緒;招收員工要制訂必要的程序,避免將帶有疾病的人或不適合此工作的人招收進廠,用到不適合的地方去;要了解關心職工的“冷暖安危”和困難疾苦,防止職工因困難、糾紛、疾病等心情不好,影響工作和安全。
12.強化監督檢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成立專職安全管理機構,配備經培訓考試合格懂專業安全技術知識的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車間、班組設兼職安全管理員。公司、廠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地采用自檢、互檢、專檢和巡回檢等方法,經常開展安全生產、工藝紀律、現場管理、設備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檢查,班組進行上班檢、下班檢和過程檢,安全監督員和各級領導每天進行巡邏檢、監督檢,發現人與物的不安全因素,及時進行處理,把問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檢查要有記錄,業績列入月度考核。
13.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包括未遂事故和隱患)。嚴格執行事故報告制度,禁止不報、漏報、瞞報、虛報。事故處理一定要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和職工群眾不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事故責任人不受到處理不放過”的原則。查明事故原因,教育職工群眾,落實防范措施,以提高相關人員的責任心和安全意識。有些事故(問題)處理還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擴大教育面。事故處理要實、細、嚴,所謂實:要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不弄虛作假,不草率從事;細;要認真細致,不漏蛛絲馬跡,不放過任何可疑跡象;嚴:對事故責任人要從嚴處理,不姑息遷就,不敷衍了事;有些事故在追查責任時,還要上下聯系,左右掛鉤,以增強相關人員的責任意識。
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單一的,也不是并列的,往往是互為因果,相互作用。預防的方法也不是單一的,要根據互為因果和相互作用的關系,根據病因,對癥下藥。懂得、了解、熟悉、掌握了事故發生的原因和預防方法后,就要針對性地落實和采取各種預防措施,有效地消除存在的和可能出現的人與物的各類不安全因素或隱患,減少和杜絕事故的發生,達到安全生產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