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介紹 |
一、ISO14000環境系列標準 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的序列號為14000的一系列用于規范各類組織的環境管理的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成立于1974年,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標準化機構,也是最大的國際科學技術組織,已發布了大量的工業與產品標準,也有管理標準如ISO9000質量系列。
這5個標準是:
二、ISO14001標準的主要內容 ISO14001為各類組織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環境管理模式,即環境管理體系(EMS)。標準對環境管理體系的定義是:“環境管理體系是全面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包括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維護環境方針所需的組織結構、策劃活動、職責、操作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實際上,環境管理體系就是企業內部對環境事務實施管理的部門、人員、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及相應的硬件措施。一般的,企業對環境事務都進行著管理,但可能不夠全面不系統,不能稱之為環境管理體系。另一方面,這套管理辦法是否能真的對環境事務有效?是否能適合社會發展需求?適應環境保護的要求?在這些問題上各企業之間差異很大。環境問題的重要性日益顯著,特別是它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國際標準化組織總結了ISO9000的成功經驗,對管理標準進行了修改,針對環境問題,制定了ISO14001標準。可以認為ISO14001標準所提供的環境管理體系是管理理論上科學、實踐中可行、國際上公認、且行之有效的。 ISO14001所規定的環境管理體系共有17個方面的要求,根據各條款功能的類似性,可歸納為5方面的內容:環境方針、規劃(策劃)、實施與運行、檢查與糾正措施、管理評審等。這五個方面邏輯上連貫一致、步驟上相輔相承,共同保證體系的有效建立和實施,并持續改進,呈現螺旋上升之勢。
首先,實施環境管理體系必須得到最高管理者的承諾,形成環境管理的指導原則和實施的宗旨,即環境方針,要找出企業環境管理的重點,形成企業環境目標和指標;其次,貫徹企業的環境方針目標,確定實施方法、操作規程,確保重大的環境因素處于受控狀態;再次,為保證體系的適用和有效,設立監督、檢測和糾正機制;最后通過審核與評審,促進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改進提高,完成一次管理體系的循環上升和持續改進。
很顯然,ISO14001的EMS借鑒了眾所周知的“PDCA”管理模式,卻沒有停留在簡單的閉循環的管理思路中,而是充分考慮到社會的環境要求不斷提高、變化的特點,考慮到環境保護無止境的特點,發展了“PDCA”這一模式。
|